財團法人阿南達瑪迦公益基金會於98年11月18日至99年1月13日間進行的藝文陪伴服務
每日課程介紹
日期:98年09月09日(補充)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藝術課程:八八水災,以蠟筆、八開圖畫紙、粗砂紙、四色玻璃紙、白礁及剪刀。
課程效益:運用不同的媒材,讓學生藉由美術的繪畫、黏貼、撕剪,抒發自己在水災過後的心境,也讓老師從中看到這個事件在學生心中所造成的影響,以作為日後課程規劃的指標。
檢討:學生在這次課程中,都很專注且沉重的描繪,有些學生甚至跟老師形容當天可怕的情景,所以讓老師更小心的引導,以免學生的心靈再度受到創傷。
活動照片:
|
|
![]() |
![]() |
![]() |
日期:98年11月18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藝術創作課程 :開心虎製作;剪刀,彩紙及繪畫課程。
課程效益:藉由藝術作品的製作及觀念的傳遞,幫助學生多樂觀正面的思考。
檢討:因為年紀差異較大,從高年級到低年級皆有,課程設計需依各年級能力做修正及調整,低年級的裁剪虎指甲部分有困難,相較於同年級城市的小孩,此方面的能力較弱。
活動照片:
![]() |
![]() |
(二) 兒童瑜伽 1:彈性布料
課程效益: 藉由彈性布的伸縮性,訓練學生身體的爆發力,及肢體與布之間產生的抗衡力道,進而強化腳、手及腹部的肌耐力。
檢討: 空間的”廣闊”性不夠,對學生來說比較不安全,有些孩子會拉著別人的手不放,故遊戲規則改為只要碰到手即可。
(三) 兒童瑜伽 2:瑜珈動作猜一猜
課程效益:練習孩子的記憶力,用口述表達出動作名稱的特徵,及問題之間的關聯性,主要是利用理解、邏輯與推論出哪一個瑜伽姿勢,進而做出瑜伽動作。
檢討:需要有瑜伽墊,一、二年級的學生表達不清楚,比較不會提問,需要被引導,三至六年級學生理解能力佳、邏輯思考清楚,很快就猜出瑜伽動作,但因為害羞不敢將動作做出來。
活動照片:
日期:98年11月25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兒童瑜伽課程 : 覺察自己的身體。
課程效益:培養學生覺察呼吸與身體的關係,進而由呼吸影響到情緒的穩定,從動作中發現自己的身體,哪些部份僵硬如材,哪些部份柔軟如棉,看看自己是棉花糖還是木板人。
檢討:學生要安靜坐瑜伽與靜坐之前,需要讓他們精力發洩,再慢慢的進入到身體細節的動作,並可加入更多想像部分的引導。
活動照片:
![]() |
![]() |
(二) 英文遊戲課程
課程效益:製作圖片結合英文單字,並以分組的分式進行,幫助學生對英文單字的連結,而非呆版的背誦。經由肢體的動作介紹英文單字,在做動作中,遊戲中學英文,學生很容易將英文記下來。
檢討:英文的能力不強,識字不多,用遊戲的方式,學生很快就可以學習英文,但普遍性還是比較害羞講英文。
活動照片:
![]() |
![]() |
日期:98年12月02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藝術課程 :手工書製作(一)。
課程效益:從手的靈巧性,可以觀察出學生頭腦的反應力,故摺、貼、貼合的精確度,不只訓練雙手,更可從整本書內頁的貼合中,看出學生的理解力及專注力。
檢討:小一及小二的學生不太會用雙面膠,一拉開就會滾得很長,桌面太小也會影響學生的操作,但對於三-六級的學生而言就比較容易。
活動照片:
![]() |
![]() |
(二) 英文遊戲課程
課程效益:老師先介紹簡單的生活英文會話及練習,之後將學生分組,英文的遊戲設計,以日常生活實用為主進行課程。
檢討:學生在日常會使用的字彙,轉變成英文的字彙,經由老師及助教的輔助,大部分的學生皆願意從中學習如何說英文,在遊戲中,也慢慢打破對英文的陌生及害羞感。
活動照片:
![]() |
![]() |
日期:98年12月09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藝術課程1 :手工書製作(二)。
課程效益:希望自己完成的手工書能幫助學生述說及繪畫出自己在甲仙的心情故事。
檢討:封面的製作使用了珍珠板,學生很容易折破,對中線的部分對學生而言較困難,學生需要線條的輔助,外襯紙的折合,學生的手力不夠,所以書皮容易鬆垮,需要老師從旁協助。
活動照片:
![]() |
![]() |
![]() |
(二) 藝術課程1 :太陽花寫生。(輔助花材:麒麟草與水晶花)
課程效益:先介紹美國花卉女畫家歐基芙的作品,讓學生看到花的呈現方式,有全景的花卉描寫,有局部的放大特寫,希望藉由這樣的過程,讓學生看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及美麗的事物,時時就在身邊。
檢討:由於一組只有一小杯的花材,所以必非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看到花的正面,有些學生畫得很像,有的做局部的放大,有的完全是自己的想像畫畫。
活動照片:
![]() |
![]() |
日期:98年12月16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英文遊戲課程:簡單英文愛的歌曲教唱,並設計遊戲學習英文單字。
課程效益:藉由音樂旋律很容易讓學生學會歌曲,不管是英文或中文歌曲,學生很快就朗朗上口,加上是很簡單的幾句英文句子,很容易記住其意義,而且選擇與愛相關的歌曲,學生在學習中也感受愛的感覺。
檢討:學生玩遊戲時,有時候會專注在遊戲而非學習當中,且容易有得失心的情況產生,或者較容易放棄,但藉由鼓勵可以幫助他們繼續完成。
活動照片:
![]() |
![]() |
(二) 藝術課程:謝謝你陪在我身邊 – 小天使卡片
課程效益:幫助學生表達情緒,能了解自己身邊的情緒支援人員;讓學生珍惜自己擁有的,並進而能關懷分享;也助其安全感的建立。
檢討:學生能夠專注於課程中並將自己內心的愛表達出來,也樂於與他們分享心中的感謝。
活動照片:
![]() |
![]() |
日期:98年12月30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兒童瑜伽課程1:瑜伽故事—不快樂的農夫 。
課程效益: 將瑜伽動作用故事做串連,啟發肢體與想像的連結,瑜伽動作前,使用彈性布讓學生拉開與縮小,最後把布拉大在上面放球,想像著大紅布就像大波浪與小波浪,而球就如同海水上的泡沫,學生從遊戲中學習到合作與控制力。
檢討:CD的聲音太小聲,孩子對動作不熟悉。
活動照片:
(二)兒童瑜伽靜心課程:收集十種聲音
課程效益:專注於聲音的收集,回收其他的感官,使心靈及聽覺更加集中,進而聽到外界的聲音,當收集了十種聲音後,再回到心靈,聽聽看身體本身發出的聲音,如呼吸聲、心跳聲,最後藉由深沉的呼吸讓身體得到真正的放鬆。
檢討:學生需要先使用較集中式的聲音,如鼓聲、鈴聲,慢慢的在收集外界的聲音,當心更專注時才能覺察身體的聲音。
活動照片:
(三)藝術課程:國王的加冕典禮 – 分組製作皇冠,輔以金箔紙、各式貼紙裝飾。
課程效益:培養學生自信心,增進對生命的主控權,正向訊息的內化及增進群體向心力。
檢討:材料的分配不均,有些學生拿到的比較多。
日期:99年01月06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英文歌曲課程: Open your mind
課程效益:藉由英文歌曲一方面學英文,一方面從歌曲的意義中把心打開,打開你的眼、打開你的心智、打開你的靈魂,讓愛走進你的心。
檢討:學生唱得非常的快樂,很投入,非常成功的英文教學。
活動照片:
![]() |
![]() |
(二):英文遊戲課程:英文字母賓果。
課程效益:認識26個字母,透過井字格讓學生填上英文字,老師在黑板上寫出26個字母,老師每唸一個字母,學生就在自己的井字格中圈出相同的字母,直到把井字格中的字母串連成線。
檢討:規則說明需更清楚,連線的筆需先準備好。
活動照片:
![]() |
![]() |
(三)藝術創作課程:曼陀羅
課程效益:可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在大張的曼陀陀上,畫上自己想要的顏色及造型,但尊重不破壞別人的作品,並不執著自己所繪製的部分,讓學生養成不役於物的習慣,強調每個個體的完成,均是值得被尊重的,從中學習合作。
檢討:有些學生不讓別人侵犯他所繪製的部分,說:「那是我畫的」,學生還是不太習慣共同合作,有些學生則在畫畫中,全部蓋住其他人的作品,但是藉由老師不斷的勸導,學生終於合作完成曼陀羅。
![]() |
![]() |
日期:99年01月13日
課程名稱及內容:
(一) 藝術創作課程 :彩虹製作;剪刀,彩紙、色紙及繪畫課程;請小朋友繪製心中小林村的重建。
課程效益:全體學生都非常期待小林村的重建,藉由此課程,學生將心中的願望透過藝術創作的課程,以彩虹多彩多姿的顏色及裝飾呈現,並分組讓團體創作完成,更加強團隊的精神展現。
檢討:學生這堂課的表現非常的專注及認真,很努力的想呈現心中的希望,團隊精神表露無遺,特別是對小林的重建充滿期待,他們也很真誠的表達他們心中一致的期待與願景。
活動照片:
![]() |
![]() |
(二)兒童瑜伽課程:重建小林村:內心的渴望與團結才是重建的力量。
課程效益: 透過靜坐冥想,讓學生在心中描繪出小林村重建的樣貌,最後藉由不同的道具,如:布代表山河大地,桌子及椅子代表著重建的建築物,並由各種的彩帶、貝殼、木鴨、手指偶、毬果、花,讓學生一一的將心中的小林村排列在其中,最後大家手拉著彩帶圍成圓,並唱祝福歌祝福小林村的重建。引導著學生重建是每個人的想法、合作及努力完成的。
檢討:學生在重建小林村的主題上是非常認真努力的,大家團結和專注的期待校園能夠早日的恢復。
活動照片:
![]() |
![]() |
![]() |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