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新聞研究所透過團隊小組與在地民眾的協力,以屏東縣泰武鄉及來義鄉為對象,記錄屏東原住民部落受災前後的地景變化、居民受災經驗、災後安置及重建、遷村、遷校等變遷歷程。
一、計畫名稱
屏東原住民部落的災難重建及文化紀錄計畫
二、辦理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三、辦理概況
本計畫除了培訓工作人文之災難記錄能力,為呈現庶民史觀的記錄觀點,亦加強當地人員的數位記錄能力,提供災後資訊交流及公開記錄。本計畫服務內容,有以下三大項目:
- 口述歷史、災區紀錄:透過訪談重構受災現場、受災經驗、重建經驗及重建心路歷程;並輔以攝影、錄影等方式紀錄地景變化與文化生活變遷。
- 人才培訓:配合紀錄及出版工作,對工作人員及在地居民施以培訓計畫,包括文字、影像紀錄技術與倫理。
- 出版計畫:於八八週年,發表忠誠營區實錄
為實施此三項服務內容,計畫團隊完成以下工作及辦理相關課程:
- 實地至屏東原住民部落及忠誠營區執行田野紀錄與撰寫報導
- 八八週年發表《重見/重建-忠誠營區+泰武+來義災後週年紀錄》及三支紀錄短片:〈忠誠營區 災後影像紀實〉、〈屏東縣來義鄉 災難過後〉與〈泰武國小 重返北大武紀實〉。
- 舉辦「泰武人才培育課程暨部落藝術家數位能力工作坊」、「泰武國小公民小記者培訓課程」,以加強當地居民數位記錄之能力。
- 開設「公民新聞學專題」,提昇計畫團隊人員災難記錄之核心能力。
詳細工作內容與執行情形分述如下:
(一) 田野紀錄與報導
計畫團隊於計畫執行期間,約每月至屏東原住民部落進行田野紀錄一次。田野紀錄工作,除了以攝、錄影機記錄災後地景變化、重建工作進度之外,亦包含蒐集資料、訪問當地居民,以建構其災難記憶及重建之心路歷程。
此外,工作人員也參與當地重要重建事件,如泰武國小中繼安置校區落成、來義鄉與泰武鄉永久屋動土典禮…等活動,並與當地居民建立友好關係,推廣重建紀錄工作之必要性。
平日,計畫團隊則以電子郵件、電話,與當地合作夥伴或團隊於田野記錄、訪談時的重要訪談對象聯繫,如忠誠營區駐點服務團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泰武國小、泰武/來義生活重建中心、泰武/來義鄉公所,以掌握部落重建工作最新進展。
團隊工作人員至屏東部落資料蒐集完畢後,依田野成果撰寫報導或圖文故事,並整理攝、錄之影像檔案、錄音檔案,以作為日後出版計畫之基礎資料。至目前為止,共完成十四篇文字報導,及九篇圖文故事報導。
(二) 八八週年展
計畫團隊自98年10月起接觸、記錄屏東縣來義鄉、泰武鄉兩鄉災區,並於99年2月記錄忠誠營區居民生活。莫拉克風災週年,本團隊製作《重見/重建-忠誠營區+泰武+來義災後週年紀錄》手冊,及三支紀錄短片:〈忠誠營區 災後影像紀實〉、〈屏東縣來義鄉 災難過後〉與〈泰武國小 重返北大武紀實〉,作為過去一年泰武鄉與來義鄉的重建回顧,讓大眾看見來義與泰武的重生力量。
本展品配合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八八水災週年活動,於99年8月4日至8月8日,在華山藝文中心展出;亦作為回饋當地居民、拜訪受訪者所用之交流成品。展品內容詳述如下:
1. 《重見/重建-忠誠營區+泰武+來義災後週年紀錄》手冊
手冊內容呈現方式則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並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忠誠營區為主體,第二、三部分則為泰武、來義兩鄉的介紹和故事,每部份8頁,合計24頁。
(1)忠誠營區介紹
- 文字簡介:忠誠營區成立的故事、中繼安置過程與居民生活情形。
- Time Line(時間序列)+照片圖說:呈現忠誠營區這一年來的重要活動與事務。顯著性較高的事件以圖文說明;顯著性較低的事件則以單行文字說明。
- 忠誠故事:以圖片為主,捕捉忠誠居民的災後重建的身影。
(2)泰武鄉故事
- 泰武鄉文字簡介
- 受災前後(圖片為主、文字為輔):村學校往村莊道路、大武山道路、北大武登山口
- 故事(報導為主、圖片為輔):希望國小校園、登北大武山
- 重建(圖片搭配圖說):泰武國小、重建中心
(3)來義鄉故事
- 來義鄉文字簡介
- 受災前後(圖片為主、文字為輔):瓦魯斯溪、來義大峽谷、大後神秘
- 故事(報導為主、圖片為輔):客醉山莊、南大武山莊
- 重建(圖片搭配圖說):客醉山莊、重建中心
2. 〈忠誠營區 災後影像紀實〉紀錄短片
此短片以泰武鄉與來義鄉兩鄉災民在忠誠營區真實生活的呈現為主。影片內容包含大人們在營區裡面如何互動、生活,離開原生的部落後,如何在新住處找尋生活習慣的平衡。
3. 〈屏東縣來義鄉 災難過後〉 紀錄短片
此短片將呈現住在忠誠營區的泰武鄉與來義鄉兩鄉災民的原生部落在災難前與災難後的自然景觀改變,以及真實記錄兩鄉鄉民回憶災難時的情況以及逃難的過程。
4. 〈泰武國小 重返北大武紀實〉紀錄短片
八八水災所影響的不只是部落的土地、資產、以及原住民們的住屋、生計而已。連小孩也深受影響,八八水災後泰武國小的學童必須離開校牆分裂、土地凹陷、裂痕越來越大的學校。
影片中記錄八八過後泰武國小的上課情形,包括在借來的教室佳平分校上課情形、泰武國小扶輪希望校區的建設過程與開幕儀式、以及學童回到希望校區上課的真實情形。
(三) 泰武人才培育課程暨部落藝術家數位能力工作坊
屏東縣泰武鄉泰武村在八八風災過後,被評定為不安全區域,被迫強制遷村,並面臨排灣文化傳承的嚴竣考驗。八八水災服務聯盟之臺大新聞研究所「屏東原住民部落的災難重建及文化記錄」計畫團隊,在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補助下,透過文化記錄方式陪伴災後重建,連結災民的文化歷史、災難現場與災後重建。
為彰顯災民主體性,本計畫強調與災民共同合作記錄,呈現災民的聲音,透過培訓災區團體的數位及記錄能力,達到協助日常的災區重建記錄,蒐集影像錄像等原始素材,並呈現在地居民本身的視角與觀察,及更進一步幫助社會大眾了解災區最新動態。
本計畫辦理「泰武人才培育課程暨部落藝術家數位能力工作坊」,旨在增加在地居民之數位能力。兩場課程內容分別為:
(1) 泰武人才培育課程
針對重建紀錄工作所需之數位能力開設工作坊,分為基礎數位攝影與剪輯技巧及公民新聞概念與製作兩個主題,使學員具備影像紀錄的概念、使用技巧,以及發佈影音內容至Peopo平台分享之能力,並實際紀錄泰武數位機會中心舉辦之Pulima手創市集與八八週年紀念活動。
(2) 部落藝術家數位能力工作坊
部落藝術家長期為原住民族文化默默耕耘,本工作坊透過培訓部落藝術家之作品拍攝技巧與部落格經營管理技巧,使藝術家能使其作品與部落文化更廣為人知,並間接協助尋找災後重建的契機。
本課程邀請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與台灣數位文化協會講師擔任主講人。
(四) 泰武國小公民小記者培訓課程
1. 活動目的
由臺大新聞所與泰武國小合作,培訓泰武國小學生擔任公民記者,以「在地人」的視角與觀察,記錄學校、部落生活、蒐集影像與錄像等原始素材,裨益災後文化紀錄與復建,提升原住民自主傳播權,及協助社會大眾了解當地最新動態。
2. 主協辦單位
(1) 指導單位:教育部
(2) 主辦單位:屏東縣泰武數位機會中心、八八水災服務聯盟-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3) 協辦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人文與社會發展子計畫佳興社區發展協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3. 辦理期程及地點
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假泰武數位機會中心(泰武國小扶輪希望校區)舉辦。
4. 服務對象:泰武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泰武國小校園小記者)。
5. 課程內容與成果
本培訓課程主要分成以下四個面向:
(1)新聞概念:什麼是新聞?新聞基本要素、選擇標準、製作原則
(2)操作技術:數位影像、電腦之使用及操作
(3)關心部落:部落地理、文化、歷史的認識
(4)新聞實作:記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部落文化、災後重建等
泰武國小公民小記者培訓課程,由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研究生擔任講師,搭配計畫團隊田野記錄時間,以每月一次為準。課程以外時間,由泰武國小老師協助公民小記者完成日常記錄工作、整理紀錄之影像資料,及完成後製工作。
為促進本課程講師與學生之交流、增加社會大眾了解泰武國小最新情形,講師與泰武國小老師協力將學生作品,放置於網路相簿與部落格:〈泰武國小 由你來報〉http://taiwunews.pixnet.net/album。
(五) 公民新聞學專題
本課程開設期間為99年9月至100年月,教學對象為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一至三年級研究生,共計十一名。藉探討公民新聞此一新興議題,透過理論與實作雙管齊下,引導學生了解新科技發展下所形成的公民新聞及其帶來之影響,並培訓計畫團隊工作人員田野訪談與災難記錄之能力。
理論上,課程將探討公民新聞之起源與定義、公民新聞重要發展經驗、公民新聞與傳統新聞學的關係。實作上,本課程以八八風災及重建為對象,由學生實際記錄、報導災後重建議題,透過實作深刻認識公民新聞之理念與實踐,連結學院知識、公民新聞與社會關懷。
本課程兼顧公民新聞之理論與實作。課程分為四部分:
(1) 公民新聞定義與界限
(2) 公民新聞案例介紹
(3) 公共議題討論:以八八風災為例
(4) 公民新聞田野實作
上課方式為閱讀文獻、課堂討論、演講分享、田野實作。截至目前為止,課程共邀請六位講者,舉行五次專題演講:
(1)99年10月06日
講者: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胡元輝
講題:強公民、強民主-全球公民媒體的發展脈絡與時代意義。
(2)99年10月20日
講者:小地方新聞網主編 馮小非
講題:要新聞,還是要行動-從小地方新聞網和88news談起
(3)99年10月27日
講者: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陳順孝
講題:打造公民媒體:輔大《生命力新聞》團隊的行體研究
(4)99年11月17日
講者: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 鍾聖雄、劉瑋婷
講題:如何進行災難報導-公民記者看八八風災及重建議題
(5)99年11月24日
講者:聯合報採訪中心專案新聞組組長 梁玉芳
講題:田野訪談技巧與行前準備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