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心理臨床工作者、亦或社會工作者,或是心理陪伴者,甚或是所有進入災區的工作者,彼此都要有所連結,皆需要有自我心理健康的訓練,特別是面對原住民文化差異性時,要有文化敏感度」。在88水災災後重建工作將進入社區化之際,88水災心理健康行動聯盟召集人、紅十字會88水災服務聯盟心理組召集人張珏展望未來心理重建,她道出專業工作者兼顧心理健康訓練與原住民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由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發起,結合了台灣十六個心理衛生相關組織投入88水災心理健康行動聯盟,爾後又擴大成三十三個團體共同參與紅十字會服務聯盟,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珏指出,88水災後,台灣不同的心理衛生組織帶著多元的工作方法,進入災區進行災民的災後經歷陪伴、壓力處理以及危機處理訓練。
專業工作者先安頓好自己的「心」才能助人
長期致力於台灣心理衛生服務與心理健康促進倡導,甫獲得2009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年會至高榮譽「終身奉獻獎」的張珏老師提出,當初921震災後,中華心理衛生協會連結了社會/區工作者一起進入重建區從事災後減壓工作,讓第一線的專業工作者了解「一開始的陪伴要說些什麼、為什麼去救災」等等認知,這些和救援工作有關的警察、消防、救難人員、官兵、社工、心理工作者和志工必須先將自己的心安頓好,才能夠出去幫助人。
她進一步解釋說,心理衛生工作可分為初、次和三級,初級指的是個人要學習照顧自己情緒的方法。次級指的是陪伴的同時,也要學習察覺別人的情緒,知道適當轉介或資源連結。三級是進行轉介專業的治療。而各種重大災難後的陪伴則介於初、次級之間。張珏回顧921當年的心理陪伴、或災後抒壓的工作,其實諮商、輔導、心理、心理衛生社工、精神醫療護理等,都紛紛投入,並沒有將「心理」只侷限在後段的協助,或是說只在問題發生後來處理「創傷後症候群」等。
張珏認為,針對這次88水災受災村民所做的心理支持顯然都還不夠,因為一開始在分工時,過度區分「社工」(是屬於生活重建、安置、建立基本資料),與「心理」(是屬於發生情緒問題或創傷反應時需要有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介入),其實真正的「心理」,是支持陪伴接納受災居民的心理處境,應該是擔負初、次級之間心理衛生工作的社工師和心理師,甚至其他願意進入陪伴的心理相關團體都應有的能力,這次顯然缺乏相互協調、配合的工作方法,極待制度的建立。
另一方面,配合衛生署召開了三次救災會議行動,張珏說,災後不久,八月(2009)中旬由衛生署召開了「莫拉克颱風災後心理衛生第一次工作協調會議」,她指出,有了921震災的合作經驗,台灣民間團體心理衛生組織,配合衛生署精神醫院緊急醫療網,有做初步分工。之後又陪同衛生署人員進行勘災工作。但是緊急時間過去,長期復原工作如何建置,「精神醫療模式」是否合適?「心理健康促進」模式才是需要深根的目標。
重建工作首重心靈,促進村民復原力
由於台灣心理健康工作的匱乏,許多人將心理衛生工作視為病態化,張珏說,最近一個月當她進入重建區,可以感受到「許多村民聽到心靈重建都怕得要死,認為他們是一群沒有能力的人」!可是,心靈(或心理)重建不是僅針對症狀如失眠、悲傷、無助的人,張珏指出,其實對生計的恐慌、對災區資源分配的不當引發的憤怒、政府政策搖擺不定導致的無力感,更是影響災後居民很大的要素,例如這次很多村民強烈感受到物質資源分配不均,有的慈善團體僅進入部分明星災區分放慰問金或物資,還有很多受災村民卻乏人關懷,有的村民擔心路不通、未來生計茫然等等替代性創傷症候群,這些都需要瞭解心理健康和復原力要素,能與政府資源(或社工)共同連結的專業人員,一起來協助村民們看到自我與家庭甚至社區可以有的復原力,她強調,重建工作首重心靈,建立信任感後,村民藉助專業人力進行自我充權,這才是心理健康的模式。
張珏不僅在心理衛生服務方面有所貢獻,在婦女健康、性別平等教育和倡議心理健康消費權等工作普遍受到肯定。她回憶於8月22日與衛生署人員至旗山醫院、林邊一帶了解村民需求,以及衛生環境檢視時,看到男女性帳蓬、沖洗設備皆連在一起,她立即提出性別處境的改善意見,讓提供服務的地方政府衛生、專業人員覺察災難與性別相關的議題。再方面,也看到重建委員會居然缺少女性委員,未能注意到災難發生後女性的特殊需求,因此也在陸官營區主辦一場「原住民婦女平台論壇」討論「災難與性別」,提供平台讓原住民婦女發聲。
推動心理健康主流化
這段期間,紅十字會88水災服務聯盟心理組人員陸續在台北、重建區舉辦多梯次的「災難與創傷之心理照顧工作坊:心理急救與心理復原技術專業訓練」、「整合性部落心理衛生工作訓練課程」、「八八災後情緒危機應變訓練工作坊」。張珏認為這些都應該是只要會進去災區服務,人人都需要具備的基本訓練。
除了針對專業人員的訓練課程外,張珏同時發現,災後過多的問卷調查也對受災村民造成很大的情緒困擾,村民們往往不敢拒絕,因為擔心失去有效資源。還有學術單位進行的研究案,像是「貴婦拍了照就走人」滿足了個人的學術成就,但未經訓練的訪問學生對村民的幫助很有限,而且一些提問,會引發居民的傷心往事,都需要會處理的能力,未來需要中央政府建立統一的資料庫,避免造成村民的二度傷害。
面對台灣隨時處於天災的威脅,張珏主張,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基本權利,她期盼政府多強化心理健康工作,例如菸稅應規劃一部分挹注在心理衛生工作上,截至目前為止,她說,重建區的心靈重建仍落入醫療模式,不論是緊急或精神醫療的資源,都還是給醫院;「衛生署在十一月整合社會各界的『災難心理衛生諮詢小組』,到目前為止都還沒開成一次會議,政府對多元心理衛生工作的漠視令人憂心」,張珏語重心長的說。
對於台灣最豐沛救援人力與資源的紅十字會,張珏也寄予厚望,她說,台灣紅十字會應該仿效美國紅十字會建立證照制度,以及心理應變危機處理訓練,讓每一位救難人員在出發前即可了解有何情緒轉化?救援過程中,自己與家人、週遭的人有何情緒變化?張珏說,這種自我心理健康的訓練工作很重要,也是防災的基礎工程。
開拓文教基金會 江妙瑩採訪報導 (2010/1/8)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