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Bookmark

促成家庭、教會、部落三角鼎立的重建力量~專訪成亮 (2010/1/7)

(9,606 views)

話題從「氣候難民」開始,天下雜誌第436期提及氣候變遷正影響著地球每一物種的生存權,陸軍官校(以下簡稱陸官)紅十字會八八民間服務聯盟總協調人成亮語重心長的說,八八水災的釀災結果正是氣候難民的代表案例,未來原住民部落重建之路需要回歸到以家庭、教會、部落為導向,使老中青三代族人集體發揮智慧,共同抵抗一次次嚴峻的天災考驗。

專訪陸軍官校紅十字會八八水災服務聯盟總協調人成亮

緣起

1994年在埔里基督教醫院副院長任內,因文建會在埔里鎮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受邀投入社區健康營造。法律人出身的成亮,基於認識健保制度健全發展必須奠基在全民健康促進的落實,開始走入一條不悔之路,一路運用社區營造的方法,輔導全省各地社區、部落推動健康營造。

2002年擔任屏東基督教醫院常務董事,開始駐點輔導高雄縣及屏東縣的社區、部落推動健康營造迄今。

2004年成亮擔任中華溝通分析協會理事長,今(2009)年以自殺防治、節制飲酒等計劃案,帶領協會工作團隊,運用社區營造方法,形塑社區、部落支持性環境,開始推動心理健康促進工作。

由於多年輔導屏東縣、高雄縣的原住民部落健康營造,88水災發生後,由於與原住民族長期的接觸與了解,當88水災紅十字會民間服務聯盟社工組召集人陸宛蘋邀請擔任陸官總協調人時,成亮毅然接下這項任務,希望協助原住民朋友順利平安返家,重建溫馨家園。

以災民為主體、以教會為基礎、以部落為導向

避免H1N1新流感疫情擴大,同時提升受災地區村民在安置期間照顧管理的效益,政府決定租用軍方學校暨營區集中安置。其中桃源鄉八個村的村民於8月28-30日分別安置於高雄縣陸官和鳳雄等兩個營區,其中陸官人數最多,最多時有一千四百多人,九成以上為以布農族為主的桃源鄉居民,約一成來自六龜鄉,陸官規劃出八棟學生宿舍讓村民暫時安頓下來。

安置在陸官的受災族人,成亮也將之視為一個社區,五個88民間服務聯盟的夥伴,均促成其扮演陪伴與培力(empower)的角色,因此安置過程中的相關工作,均以會議方式匯聚共識,並以尊重住民自治會的自主管理為至高原則。

陸官進駐的五個民間服務團隊,除了紅十字會外,其他分別是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高雄分會、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和中華溝通分析協會;同時中央及地方政府單位均派駐相關人員,軍校的各級長官及學生也陪伴在側,隨時提供必要的服務。如何讓上千人的安置工作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的整合起來?讓照顧者與受照顧者均能儘快安心。成亮提出以災民為主體、以教會為基礎、以部落為導向的原則。同時促成下列共識:

一、地方政府為主責單位

成亮主張,安置工作必須權責清楚,地方政府當然是主責單位,因此安置工作必須以地方政府政策及規劃為依歸,民間團體是支援、輔助的角色,應配合地方政府政策及規劃,搭建雙向、甚至多向溝通平台,服務原則應以受災的部落族人為主體、部落教會為基礎、部落組織為導向。例如安置初期,村民對於能不能儘快回家,或者居住組合屋、永久屋有許多疑惑,成亮說,參與安置服務的團體,當然均應以地方政府主管的說法為準,但應充分反映村民的心聲。

二、因地制宜、由下而上為社區營造必須貫徹的精神

擁有多年與原住民族一起工作經驗的成亮認為,充分合理地支持原住民朋友成立的住民自治會(以下簡稱自治會),絕對尊重其自主管理的權責。他指出,進駐陸官後,有大量的政府和國內外民間熱心團體、個人、企業蜂擁而來,希望提供各種服務,他促成駐點的聯盟團隊和自治會、政府單位、陸軍官校共同研議達成的共識是,請這些團體以傳真提供簡易行文,註明擬提供服務的對象、時間、地點及活動內容等資料,經由上述單位共同會議核備後,尊重自治會決定接受與否;有時自治會發現族人興趣缺缺、但在盛情難卻、不知如何處理時,他也會將聯盟夥伴們的建議適時地提醒自治會應理性地謝絕外界的熱情,一切仍應以滿足村民的需求,合理節省資源為前提。

三、建立互信基礎是組織合作的關鍵

成亮說,初期各進駐團體工作人員彼此陌生,他順應大家的需要,天天上午開會,之後尊重夥伴的建議,將會議時間改為下午舉行,因為上午是服務村民的黃金時段,下午開會,可以讓村民安心午睡,避免好心服務反成擾民。在漸上軌道後,再順應大家的建議,協調聯盟會議(以88民盟為主)、團隊會議(以自治會、88民盟、地方政府駐點代表為主)及校長會議(以陸軍官校、自治會、88民盟、各級政府駐點代表為主)均固定改在每週三開會,以達成最佳效益與期待。

密集開會的目的,成亮說,無非是要建立互信基礎,讓大家能安心,用心地滿足住民適切的服務需求。但在這段期間,成亮很有感觸地談到他對慈濟的觀感:「慈濟人很有愛心,揚名國際。但徒有愛心是不夠的,否則社工、心理、公衛等的專業訓練不就可有可無了。」目前全球家庭問題,無論是兩性、夫妻、親子、婆媳等,均受到各國高度重視,原因是相處不易,已直接威脅到家庭功能的健全發展;其中有一點必須促成人類用心省思的,就是「自己是用自以為是的愛的方式,去愛對方;還是用對方能接受的愛的方式,去愛對方」?換句話說,「彼此尊重」是人際相處的基本條件,且對於尊重的內涵是有講究的。這次慈濟人為了達成有待歷史評價的政府「永久屋」政策,在各安置營區所有的表現,應有靜思的空間!

在成亮眼中,原住民族是擁有高度智慧的。他憶及勞委會在安置營區推出八八臨工就業專案時,分配給陸官的名額只有110人,自治會在面對405位有就業需求的族人時,幹部們很有條理的議定分配甄選的原則,維護弱勢家庭優先就業的權益,同時從善如流,兼顧公平、合理,充分發揮大我的理想,令他信服。

四、儘快恢復住民的正常生活

站在公共衛生心理健康促進、心理重建的角度,如何協助受災的村民儘快找回復原力?應該是安置階段的重要工作。成亮認為,族人的自信心必須先助其復原,這需要從原住民的信仰文化中提供正確的解釋。民間團體能夠提供的服務與營造部分,他分為五個面向:

1. 關係重建:建立村民們自助互助的支持性環境是首要,從個人、家庭、親友、教會乃至部落,逐一獲得專業體系或社會各界促成其形塑支持性環境非常重要。
2. 滿足生活基本需求: 安置到各營區的村民,身心尚未安定,首要照顧的則是他們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需求,滿足後才能繼續往下走。
3. 建立協商共治的機制,以建立互信基礎:如參與醫療急救與防疫系統的建立:進駐陸官後,成亮立即關注高雄縣衛生局設置的醫療站,協調紅十字會提供醫療站必須的設施、設備,使全天候醫療服務,能充分滿足住民就醫需求。為因應N1H1疫情,自治會幹部與服務團隊等多方透過協商會議機制,共同建立的定時定點責任式量體溫服務,使陸官迄今未發生疫情。
4. 維繫夫妻親密關係:成亮從心理衛生方向思考,他說,夫妻正常性生活對災後身心靈的安撫是重要的,但營區內的私密空間有限,因此,他主動與衛生局駐點指揮官協調,促成鳳山市衛生所與當地三家旅館簽約,提供優惠價格,由自治會訂定施行辦法,方便住民夫妻運用。
5. 提供必要的駐點服務:這次在陸官提供服務的民間團體各有所長,也在陸官適時發揮了服務效果。成亮說,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提供老人健康促進活動、兒童福利聯盟提供兒童身心照顧、家扶基金會提供小學課輔及青少年假日球類活動、中華溝通分析協會提供牧師及村民心靈重建相關活動。成亮認為,針對青壯年村民,只要有工作及收入,就是他們心情穩定的根源,至於青少年部分,他說,必須強化教會的輔導系統,讓青少年在假日有所成長。

心靈安定才能事半功倍

桃源鄉勤和村這次受災慘重,依政府評估,需要集體遷村,目前希望安排他們遷徒到杉林鄉月眉農場由慈濟基金會興建的大愛村內。對於族人們的心情,成亮轉述與兩名布農族媽媽的對話。布農媽媽說:「不論遷到哪裡,只要有地方生活都好,可是,我們學歷多只有國小,在平地能做什麼?做來做去還是清潔的歐巴桑,到哪裡都受到歧視!」族人對階級意識的強烈感受,讓成亮不勝欷歔!

成亮引述布農媽媽的話說,在山上,族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絕對平等,在自己部落生活很快樂;唱歌、喝酒,睏了往路邊樹下一躺,自由自在;可是,一旦進入漢人社會,「你們看我們的一些行為就是不順眼」!失去心靈的自由與快樂,寧願不要永久屋,況且永久屋的地不會給我們…。成亮預期原住民進入平地的永久屋後,適應非原民社會的生活將是一段相當辛苦的歷程。

在陸官,面對有可能進入平地生活的忐忑不安心情,同樣顯現在職業訓練的課程上,成亮說,在輿論關注下,政府想提供原民安置階段的職業訓練,由勞委會南區職訓局在陸官開設「居家照顧服務員」、「美容美髮」、「指甲彩繪」、「無毒有機農業耕作」……等課程,可是,上課的人並無預期的多,一來是上課時間在白天,為了營生,原民大多外出工作了,另一方面,據他的觀察,住民對於未來仍是茫茫然,心情難以安定下來,自然無心上課。因此他建議勞委會南區職訓局在原民返家後,能繼續開辦免費之重建委員會議定的職業訓練課程。

救援與安置的建議

為回應村民希望儘速回家的呼聲,政府的救災、重建腳步彷彿在與時間賽跑,不斷加快腳步往下一個階段前進。高雄縣政府日前已決定在2010年元月21 日,護送所有在安置營區的村民回家,除安置在工兵學校的那碼夏鄉民族村村民,及少數房屋毀損無法返家的村民之外。

反省這段時間的救援與安置工作,成亮強烈建議,未來對於原住民鄉的救援、安置,一定要讓同一部落集中在一起,因為唯有如此,原民才有辦法依據部落的傳統機制共同解決問題,可以加速生活與心靈重建的腳步。他說,這次拉芙蘭村的村民分布於山上、陸官和鳳雄營區,來自政府的重建資訊不斷有變化,例如永久屋的條件一直在調整,形成資訊混亂的情形,會影響了族人商討重建對策的腳步;因此,他堅持主張安置要讓家庭、教會和部落凝聚在一起,促成老、中、青三代相互陪伴、共同討論未來重建的計畫,規劃出部落重建的願景。

開拓文教基金會 江妙瑩採訪報導 (2010/1/04)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