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演出活動執行
本次「東谷沙孊-拉帕斯帕斯」計畫,除了「藝術重建」課程的推動,也規劃八個場次的《巫祭》-巫師祈福祭儀樂舞展演,期盼藉由本團多年來在國內、外演出的經驗,能與部落的傳統祭儀舞蹈進行交流,也讓少有專業舞團進入演出的各地部落,能在紅十字會總會的支持下,也有機會近距離的欣賞專業級舞團的演出。
為了擴大演出活動的欣賞效益,除了那瑪夏、桃源、茂林、杉林月眉農場、屏東榮家、忠誠營區、龍泉營區七個場次由本團擔綱演出外,另規劃台北、高雄、屏東三場《感恩巡演》,邀請桃源勤和部落的鄉民一同演出,除了鼓勵其他也受八八風災影響的朋友,更期盼藉由桃源布農族人的協同演出,展現「藝術重建」的自信精神。
高雄場次在99年9月24日於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演出,邀請了高雄縣原民部落的族人、「桃源大愛文化藝術團」成員、八八風災捐款企業主…等對此次南部風災所造成的傷害,有心持續關注的社會人士,一同到場感受巫師祈福祭儀心靈活動的魅力。
台北場次在99年11月13日於台北Y17青少年育樂中心演出,邀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江宗鴻執行長、無垢舞團林麗珍老師、紅十字會總會同仁、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蕭雅文老師…等人,一同蒞臨指導,讓同樣關懷、重視八八風災議題的台北朋友,一同來感受「藝術重建」的豐碩成果。
屏東場次在99年11月23日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演出,邀請了屏東隘寮營區、忠誠營區、龍泉營區、榮民之家…等四大駐點的住民前來觀賞,不同於先前在各駐點的展演,本次的《感恩巡演》是以完整的舞劇呈現,透過劇場式的演出,描繪自力重建、跳脫災民印象的振奮精神,獲得到場欣賞觀眾的肯定與支持。
時間:99年5月1日 地點:那瑪夏大光教會 |
|
時間:99年5月22日 地點:桃源鄉綜合體育場 |
|
時間:99年6月27日 地點:屏東忠誠營區 |
|
時間:99年7月18日 地點:杉林鄉月眉大愛園區 希望廣場 |
|
時間:99年9月20日 地點:屏東榮民之家 |
|
時間:99年9月24日 地點:高雄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
|
時間:99年10月3日 地點:屏東龍泉營區 |
|
時間:99年10月25日 地點:茂林多功能活動中心 |
|
時間:99年11月13日 地點:Y17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 |
|
時間:99年11月23日 地點: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演藝廳 |
|
第五部分:問卷回饋調查
針對此次的活動,本團設計了問卷回饋表(如下頁),在每個駐點隨機發放100張,回收後所做的統計如下:
問題一:你如何得知本次活動資訊?
1機關、學校安排 82% 2村里幹事宣傳17%
問題二:你參與本次活動之動機?
1機關、學校安排推薦 90% 2活動課程內容吸引9%
問題三:在上完眾多課程之後,哪門課程及表演內容令你印象深刻?
1手工藝 90% 2巫祭5%
問題四:您對於活動內容之品質滿意度為何?
1滿意 86% 2極滿意7%
問題五:對於活動即課程場地安排,您覺得適當嗎?
1適當 88% 2可接受 12%
問題七:整體而言,本次活動令您感覺如何?
1滿意 72% 2普通 19% 3極滿意 9%
「巫祭」是屬於原住民各族部落歷史悠久的傳統祭儀,大多在山區部落舉行,很多30~50歲的青年人,也都在接觸這次課程後,紛紛表示要以文化而非信仰的立場,重新追朔自己部落的Lapaspais;另外前往族人的家中進行「家庭式訪談」,聊聊與他人共同創作的感想,傾聽族人對未來的想法,也藉由巫師「驅邪」的能量,帶給族人心靈上的撫慰及希望。
本團在各駐點,也選取了8戶以上的住戶,針對50~60歲以上的族人,進行較深度的訪談。
訪談主持人由本團團長柯麗美老師擔任,先詢問族人的近況,接著請受訪者試圖回想八八水災事發當時的經過,並詢問至今的生活狀況,最後請長輩們回想曾經被巫醫治病的經驗,並根據訪談,找尋巫師的後代。
本次訪談的族人,有60%以上的人,大多不願再回想去年那晚所發生的事情,但都很樂意描述,當時彼此互助合作,族裡年輕人協助老弱撐過在山上的那些個日子。78%以上的族人對於政府後續的協助工作,認為仍有需加強之處,比如,補助的認定體制、工作機會提供、重建的規劃…等實質的運作架構。
「巫祭」在布農族部落,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秉持著「無法傳承、無從學習」之規範,目前已出現嚴重的斷層。在訪談之中,僅能找到巫師、巫婆的後代,但從族人口中得知,96%以上的受訪者,皆有親眼看到、親身經歷巫醫治病的經驗,有都肯定其無形的療效。
整合受訪者所言,留在山上的部落族人,大多已漸漸找到在山上的生活方式,也很開心八八水災服務聯盟提供這樣一個機會,透過本團的規劃,有不同的學習體驗、療癒創傷的心靈。但他們也期待,政府能夠更有制度的來補助、協助他們的生活。
四、經費使用情形
(一) 全案實際支用金額(附完整經費支出明細表)
經費科目 | 經費項目 | 說明 | 小計 | 合計 |
1.人事費 | (848,000) | |||
1-1 演出費 | 2,000Í16人Í8場 | 256,000 | 256,000 | |
1-2 講師費 | (1) 高雄場次
1,600Í9小時Í6人Í4場 |
345,600 | 576,000 | |
(2) 屏東場次
1,600Í6小時Í6人Í4場 |
230,400 | |||
1-3 臨時工資 | 高雄場:800Í3天Í1人Í4場
工作內容:開車、砍竹子、支援 |
9,600 | 9,600 | |
1-4 訪談費 | 800Í10人Í8場 | 64,000 | 64,000 | |
2.事務費 | (8,080) | |||
2-1 保險費 | (1) 那瑪夏 89Í20人 | 1,780 | 8,100 | |
(2) 桃源105Í20人 | 2,100 | |||
(3) 忠誠營區 106Í20人 | 2,120 | |||
(4) 杉林-月眉農場 105Í20人 | 2,100 | |||
3.業務費 | (309,200) | |||
3-1 燈光音響租借費 | 40,000×8場 | 320,000 | 320,000 | |
3-2 服裝清潔費 | 100×16套×4族×8場 | 51,200 | 51,200 | |
3-3 攝錄影費 | (1) 高雄場:8,500×3天×4場 | 102,000 | 170,000 | |
(1) 屏東場:8,500×2天×4場 | 68,000 | |||
3-4 印刷費 | 布條、課程看板、宣傳單、邀請函、問卷、教材…等印刷品 | 40,000 | 40,000 | |
3-5 茶點費 | 飲料、小餅乾2,000×8場 | 16,000 | 16,000 | |
4.材料費 | (120,000) | |||
4-1 半成品材料費 | 150×100份×8場 | 120,000 | 120,000 | |
5.旅運費 | (316,000) | |||
5-1 油費 | 2,000×8場 | 16,000 | 16,000 | |
5-2 車費 | 2,500×3部車×8場 | 60,000 | 60,000 | |
5-3 講師車馬費 | 2,000×6人×8場 | 96,000 | 96,000 | |
5-4 餐費 | 300×20人×8場 | 48,000 | 48,000 | |
5-5 住宿費 | 600×20人×2晚×4場(高雄場) | 96,000 | 96,000 | |
6.其他 | (40,000) | |||
6-1 行政雜支費 | 5,000×8場
杯水、醫療用品、郵電、文具… |
40,000 | 40,000 | |
總 計 | 1,641,280 |
本次活動經費總支出為新台幣164萬1,280元,支付人事費84萬8,000元;事務費8,080元;業務費30萬9,200元;材料費12萬元;旅運費31萬6,000元;其他支出4萬元。約52%支付於人事費用,19%支付旅運費用,為本計畫最大支開銷(超過七成)。
(二) 紅十字會總會補助金額及預定核銷金額
紅十字會總會補助本案活動經費新台幣124萬3,280元,用於補助演出費25萬6,000元;講師費57萬6,000元;保險費1萬7,280元;業務費(燈光、服裝)15萬元;材料費12萬元;旅運費(油資、車費及餐費)12萬4,000元。
(三) 其他單位補助情形
本企劃之經費來源,除了紅十字會總會補助以及本團自籌外,並未受到其他單位補助。
(四) 自籌部分
受紅十字會總會補助款項之外的支出費用,全由本團靠著其他的演出收入,自行籌措,全部的補助經費專款專用,所有的課程皆無收費,學員可自行參加,也無須繳交報名費或材料費。
五、效益評估
(一) 活動內容之設計能否引發參加人員之興趣?
在每場活動後,我們藉由問卷與訪談的方式,了解民眾參與的觀感。普遍來說,手工藝課程最能吸引婦女朋友的參加興趣,青少年朋友則偏向擊樂課程;而「藝術心靈訪談」,參與過的家戶個體,都能從原先的消極應對,進而侃侃而談風災後的心路歷程,從放棄到期待,從不知所措到重建家園,在與藝術心靈老師對談的過程中,漸漸釋放自身緊繃的情感。
(二) 活動是否達成目標?
- 透過巫祭訪談,進行驅邪祈福儀式;透過巫師、巫婆的演出,共同營造「驅邪」氛圍,祈求祖靈為大地祈福,尋找回家的路,無論是「藝術心靈」課程,或是「巫祭」祈福大地的演出,都達到讓民眾身、心、靈平靜的目標。
- 透過訪談紀錄將文化資產紀錄下來,包括長者口述(傳統祭儀、受災歷程),透過攝影記錄製成布農、魯凱、排灣族文獻資料,儘管數量不多,但已為斷層的文化進了一份心力。
- 讓鄉民學習工藝技術,提昇文化創意,鼓勵生產文化商品;在活動結束後,也聽到各駐點傳來居民持續學習手工藝技巧,或是聽到青年學子閒暇時會利用住區的生活器皿,複習先前的擊奏技巧,實感欣慰。
- 在活動進行前,都會先介紹「八八水災服務聯盟」,並在布條上註明本活動由「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補助辦理」,讓各駐點的民眾了解,有這樣一個民間組織,持續在關注他們後續的重建需求。
(三) 活動應改善或加強之部分?
【活動前】
縱使活動前花了很多時間做宣傳,也積極與地方重要人士聯繫,但從活動成果可知,最有效的參與方式是與學校、協會做結合,因此應多探訪各駐點的協會團體,與之團務行程做結合,將會是凝聚參與力的一大助益。
【活動中】
儘管活動前一日,已經盡量前往各戶進行活動宣導,但仍舊有很多民眾因為「忘記」或是「家裡臨時有事」,而非常可惜錯過了活動的參與,且因非各村、里辦公室,皆有廣播系統可以提醒。往後可以增添移動式音響,在活動前一個小時,自行在駐點附近遊車宣傳,提醒民眾到場參與。
【活動後】
由於經費受限,活動結束後除了繼續關心各駐點的狀況外,無法提供經費讓其購買材料,繼續將其所長發揮,也因缺乏行銷管道,除了將其少量手工藝作品,於本團各地巡迴公演時供民眾購買、認購,無法舖製一條讓其自營的銷售管道,為本項活動仍須努力、加強之處。
(四) 綜合自評
【優點】
- 承辦單位「台灣原住民原緣文化藝術團」為高雄縣那瑪夏鄉在地受災藝術團,而團長柯麗美老師,為當地布農族人,並曾任教高雄、屏東國中小學教師,與鄉民的互動性、親和力佳,真實的瞭解災民想法,妥善安排活動規劃。
- 邀請授課老師皆為國內「音樂」、「舞蹈」、「手工藝」、「雕塑」、「擊樂」、「藝術心靈」方面領域專才,與本團合作相關活動密切,另外真實熟悉災區務實課程需求,故能適切教授學員學得技藝,並修復受創的傷痛。
【缺點】
- 經費雖顯拮据,但本團仍秉持回饋鄉里及帶給災民真實的需要為念,藉由本團活動其他單位演出收入補貼,來投入本次的祈福祭靈活動,秉持著「要辦,就辦到最好」的態度,全力以赴。
- 這次為了可以巡迴高雄、屏東各個受災鄉鎮、部落,使得在每個駐點的活動時間都相對壓縮,民眾無法深入的學習一項技藝。期盼下個年度能有再次的服務機會,讓本團鎖定1~2個部落,進行長期的藝術陪伴計劃。
【威脅】
- 目前八八水災服務聯盟夥伴數量很多,大家也都積極的在執行各自所規劃的任務,再加上其他當地其他單位,進駐到安置中心所規劃的活動,造成彼此間活動檔期衝突。
- 隨著時序的改變,當進入梅雨、颱風季節,原先規劃的場次,隨著天氣的改變也要隨時調整;面對下雨路斷、鄉民返家整理…等不定情況,在在都考驗專案規劃者的臨場執行力。
【機會】
- 本團與其他災後重建計劃團隊不同之處在於,本身即為高雄縣那瑪夏鄉登記立案的表演藝術團隊,亦受八八水災災情影響,完全能夠體會家鄉族人內心的想法、需求。若有相關的山區部落復建企劃案,本團絕對是最佳的執行尖兵。
- 本團在台灣表演藝術界,經營將屆20年,累積的表演經驗雄厚,更有豐富的專家人才資源,結合學有專精的藝術心靈教授,對於此類的療癒身心藝術企劃,能迅速規劃方向。
- 「巫祭」,一個部落族人認同卻感覺神秘,台灣人人好奇的儀式,如同美國911災後,70%以上的受創者透過音樂治療一般,對於台灣山區部落長者,仍有其對心靈層面的依賴及療效,但目前布農族巫師面臨嚴重消逝且無法培訓,魯凱排灣族巫師年事已高,本團團長柯麗美老師,則是部落少數中生代的巫婆。對於部落生態清楚掌握,亦能藉由「巫祭」儀式撫慰人心、傳遞文化,是本團與其他藝術心靈治療團隊,最大的不同。
(五) 討論及建議
- 嚴重議題:多數被訪問者、耆老及各社區均反映政府在撥付獎助金及八八零工制度的不公平佔59%,目前必須有良好的機制,否則住在永久屋及自立屋的族人之間會有嚴重感情撕裂呈現。
- 藝文陪伴不是短暫的,而是有計畫的、長久性的,本團長期培養年輕學子,駐點於各鄉鎮與學校,長期的以藝術表演給鄉民快樂,並鼓勵族人學習傳統文化,讓傳統藝術能傳承不致斷層,日後能以此技能於社會立足,因此建議 貴會能持續給予本團機會,規劃更長久的陪伴計畫,讓藝文陪伴更有意義。
六、活動照片剪輯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