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活動目的
一、希望提供給心理組盟友們互相交流的資訊平台,作為災後心理重建的供需面交流。
二、提供給一般民眾關於莫拉克風災的相關訊息及災後心理重建的網路資源。
貳、主辦/承辦單位
一、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二、承辦單位:八八水災服務聯盟「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參、服務/參與活動對象
一、心理重建工作者:具有第一線救援與心理重建實務經驗的心理衛生專業工作者(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職能治療師、公衛、護理、輔導等相關專業背景)之督導,以及本計畫線上工作平台,加強盟友工作人員與後勤人員之心理專業支持的社會網絡功能。
二、關心八八水災心理重建的民眾:提供整合的、具教育意義的、可參與的資訊,供民眾瀏覽、留言、報名教育訓練,使用盟友提供之相關線上服務。
肆、辦理狀況及成果
一、八八水災服務聯盟心理組工作平台網址:http://mhat88heart.99k.org/about.html
本網站是利用免費的網路空間所架設,請專業網站設計師依照心理組成員在提供服務的需求設計出能夠彼此互相支持協助之網路平台。網站地圖如下圖六。
依網站使用者畫分成三個區塊:

圖二
1. 網站管理者(本會):能執行功能如下所述,高階管理者(網站管理者之權限)、成員管理(管理網站會員之基本資料)、最新消息管理(提供相關活動宣傳)、重建新聞管理、相關連結管理、留言版管理、內部(工作)留言版管理、資料參考管理(可上課講義、災難心理重建等參考資料)工作日誌管理、活動成果管理。
2. 會員(盟友及對於重建事務有興趣之人員):能執行功能如下所述,會員選項、工作日誌管理、活動成果管理(呈現各單位之辛苦努力成果)、內部留言版(以盟友內部互動為主,可提出需求或讓盟友彼此加油打氣的功能)。
3. 一般瀏覽者:可瀏覽以下頁面,最新消息、關於我們、我們的努力(看到參與災後重建辛苦的成果)、資料下載、相關連結、留言版。
二、本網站定位架構分析:
1. 細分需求(Segmentation):現階段災難相關平台沒有現階段災難相關平台沒有直接和心理重建服務相關的資訊服務相關的資訊及服務。
近年來,大大小小的災難不斷發生大大小小的災難不斷發生,但是在參與重建的過程中,需要有個災難重建需要有個災難重建資料庫給與參考,但因十年前 921 大地震發生時,資訊傳播及網路功能並沒有今日的成但因十年前資訊傳播及網路功能並沒有今日的成就。在此次重建過程中,提供心理服務的人員其服務模式部份局限於傳統醫病關係,總提供心理服務的人員其服務模式部份局限於傳統醫病是等著需要求助的民眾來尋求服務,但在這次莫拉克風災發生地點位於台灣南部是等著需要求助的民眾來尋求服務 但在這次莫拉克風災發生地點位於台灣南部,大家對於心理健康的認識非常有限,認為尋求協助會被他人標籤化。若能透過網路提供心理對於心理健康的認識非常有限若能透過網路提供心理協助服務等,便能減輕民眾對於尋求協助的恐懼感便能減輕民眾對於尋求協助的恐懼感。也因如此,希望可透過此平台協助希望可透過此平台協助有需求的民眾。
2. 設定目標(Targeting):提供給進入災區服務的心理衛生相關團體及人員提供給進入災區服務的心理衛生相關團體及人員在這次災後心理重建的過程中 許多民眾表示受到許多團體使用大同小異的心情檢,許多民眾表示受到許多團體使用大同小異的心情檢測量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災後評量問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災後評量問卷,覺得不堪其擾,更有災區民眾表示更有災區民眾表示,一份相同的問卷能夠對同一對象施測將進五十幾次,讓災區民眾受創的經驗不斷被回憶相同的問卷能夠對同一對象施測讓災區民眾受創的經驗不斷被回憶,好不容易平復的心情再次的被提醒平復的心情再次的被提醒,心理的創傷久久不能平復。希望藉由此工作平台能在希望藉由此工作平台能在災後的初期、中期及後期,,各個團體彼此協調或是互相支援,以災民為主體以災民為主體,提供當地最需要的服務,而不是在有資源的期間一窩蜂的湧入災區騷擾民眾。而不是在有資源的期間一窩蜂的湧入災區騷擾民眾。
3. 功能定位(Positioning):紅十字會心理組成員在此平台達到互相對話、意見交流的目的紅十字會心理組成員在此平台達到互相對話、成立八八水災服務聯盟是為了可以整合相關資源,在網站尚未建立時成立八八水災服務聯盟是為了可以整合相關資源 在網站尚未建立時,透過定期開組內會議商討後續心理重建的工作方向及整合各方專業的意見 若能有效應用此工作平,若能有效應用此工作平台便能節省煩雜的開會時間便能節省煩雜的開會時間,有效交流彼此意見。
三、本網站 SWOT 分析:
針對本網站架設後,利用策略性的 SWOT 分析,依此分析結果,未來可針對劣勢策略性的未來可針對劣勢
(Weakness)以及機會(OpportunityOpportunity)的部份進行問題解決及系統修改。
本網站的劣勢在於以下三點:
第一,活動成果呈現的效果有限,主要是以文字為主本網站的劣勢在於以下三點主要是以文字為主、圖片為輔,編排效果有限;第二,當各區塊新增文件或成果時 最新消息的部分無法自動更新,當各區塊新增文件或成果時,最新消息的部分無法自動更新後續可利用網站技術修改,讓各區快能夠同部更新狀態讓各區快能夠同部更新狀態;第三,在災難發生後在災難發生後,本網站架設需要時間,因成立時間較晚,盟友等參與熱度逐漸降低 讓此平台的使用率有限,希望後續盟友等參與熱度逐漸降低,讓此平台的使用率有限能夠將此平台有效利用,發揮其實際效果發揮其實際效果。
未來本網站可成為未來災難發生時 心理等相關專業工作人員的資訊交流網站的模式,心理等相關專業工作人員的資訊交流網站的模式修改較不方便的地方,提供訊息交換等平台提供訊息交換等平台;此外,在這次合作之後,以將心理以將心理相關專業的團體整合起來,後續在動員上,一定會更有效率。
四、本網站使用狀況:
1. 重建新聞 網管人員定期蒐集:定期蒐集災後重建之心理健康相關的新聞及激勵人心的社區重建故激勵人心的社區重建故事,藉由有系統的整理提供給較沒有時間關心災後重建的專業人員及一般民眾藉由有系統的整理提供給較沒有時間關心災後重建的專業人員及一般民眾藉由有系統的整理提供給較沒有時間關心災後重建的專業人員及一般民眾,除了能夠透過新聞來瞭解目前災區重建的進度 也可以讓看到報導的民眾對於當地的認同感提,升並凝聚社區的認同感。此外 新聞中提到許多非營利組織進入災區協助重建,讓參與此外,新聞中提到許多非營利組織進入災區協助重建之盟友看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見,也是另一種加油打氣的方式。
2. 我們的努力:
- 活動成果:給與參與重建的工作夥伴一個呈現自己努力工作的成果,透過文字、照片的分享去感動、彼此激勵。這些成果也是重建工作中重要的記錄,也是未來重建工作中重要的參考資料。
- 工作日誌:主要是由進入當地服務的夥伴藉由工作日誌分享當時的服務狀況,若有特殊需求也可在此提出以達到資訊交流及記錄重要工作的功能。透過工作日誌資料庫的建立 可以累積台灣珍貴的社區心理重建經驗並透過第一線服務人員記錄下珍,貴的回憶。
3. 資料參考:提供災後重建之相關資訊,包含工作會議記錄、訓練相關教材以及國內外參考之工作手冊。舉辦相關研討會時,也可將相關資訊放至平台,讓無法參與的民眾也能藉由資料的分享,讓資訊傳播出去。但需經過主(演)講人的同意,未來在辦理相關訓練時,也會徵求講師之同意,將資訊能夠在網路上流通。
相關連結:提供災難心理重建相關好站連結。
5. 留言版:開放給所有瀏覽之民眾留言,由網站管理者可及時控管。除了留下自己想對工作人員加油打氣的話,也可以寫下對於災區的祝福話語。
伍、檢討與建議:
一、邀請在地政府單位及非營利組織一同加入:災難重建過程中,在地組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若心理重建服務能夠有在地的政府或是非營利組織,就能夠及時回報當地的需求,也不會讓資源一股腦的挹注至同一地區,造成資源浪費。此外,能有當地組織做為接洽的窗口,也不會造成民眾的困擾。
二、 此網站後續效用:因本網站是使用現有之免費網路空間,因此還是可以繼續使用,本會也會繼續邀請相關在地從事重建工作的組織一同加入。為投入的重建工作留下一份完整記錄,除了完整記錄這次風災重建工作外,也期許未來能夠有更完善的準備工作。
最新回應